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郑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郑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11月25日钢市早报——稳中走低

广告

11月25日钢市早报——稳中走低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9年11月25日 08:54:00 打印

  11月25日,晴朗。

  昨日,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全面上调20-30元/吨左右,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60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75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680元/吨。

  昨日,终端需求呈正常偏低释放状态,市场成交也转为清淡。价格推高之后需求明显跟进乏力,盘中又见松动出货迹象。

  昨日,共有广钢、济钢、西林等11家钢厂上调了出厂价格,上调幅度从10-60元/吨不等。现在看来,原料成本上升趋势不变,出厂价格易涨难跌。

  总之,市场需求再度萎缩,商家出货心理加剧,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稳中走低。

  【钢厂调价】

  建筑钢材

  ◆济钢闽源于11月23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韶钢于11月23日对普碳高线、圆钢、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成钢于11月24日对成都地区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攀钢钢城于11月24日(12:53)对成都、攀枝花地区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对昆明地区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云南德胜于11月24日对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地区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安钢于11月24日对圆螺出厂价格上调40元/吨。

  ◆济源钢铁于11月24日对普碳圆钢、建筑用圆钢筋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广钢于11月24日对高线、盘螺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对圆钢、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水钢于11月24日对昆明、贵阳地区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济钢闽源于11月24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昆钢于11月24日对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40元/吨。

  ◆柳钢于11月24日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山西晋钢(晋城福盛)于11月24日对小螺出厂价格不变,对大螺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对线材、盘螺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重钢于11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邯郸瑞祥于11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10元/吨。

  ◆武安裕华于11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河北明顺于11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韶钢于11月24日对普碳高线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对圆钢、螺纹钢出厂价格未动。

  【宏观经济】

  千亿再融资流言暴击A股 中行回应暂无方案

  大行融资传闻

  围绕银行“缺钱”的问题,近期市场传闻颇多。

  本周一有传闻称银监会拟将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3%,银监会随即澄清。

  又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银行计划融资约1000亿元,中行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已将准备好的融资建议知会监管当局。

  中行昨日称,暂无可披露的资本补充计划或融资方案。

  建行发言人胡昌苗则对媒体表示,尚未看到有关融资的详细规定。他还表示,银监会正在研究银行业明年的资本要求,并确定适当比例,建行关注此事。

  昨日沪深股市遭受重挫,上证指数大跌3.43%,创下近三个月来最大跌幅。

  银行股未能幸免,跌幅普遍在3%左右,传闻主角中行、建行、交行分别下跌2.3%、2.87%、3.05%。

  上半年的信贷狂潮使许多银行面临资本瓶颈,而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充足的严格监管,正在加大银行压力。

  按捺不住的中小银行已率先动手,而大银行资本压力要小得多。三季度末,工商银行、交行、建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2.52%、12.11%、11.63%。

  中行昨日表示,十分重视监管机构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截至9月末,中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3%和9.37%,符合监管规定,资本较充足。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中行正在健全资本规划,加强资本管理,积极优化资产结构,控制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提升资本回报水平,提高内部资本补充能力。积极研究资本补充的多种方案,以实现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

  8月,中行行长李礼辉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行正制定全面的补充资本金计划,将综合平衡多种因素,确定以何种方式补充资金。补充资金的方式包括利润留存转增资本金、通过股市定向增发或配股、发行可转债、发行次级债等。中行将综合考虑平衡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李礼辉认为,理论上银行业正常资本充足率为11%~12%,虽然高额资本充足率会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但过高则会影响股东回报率和股东资金回报率。中行将视资产负债结构和资本结构等因素,确定适合的资本充足率。

  担忧或许过度

  经历金融危机,面临资本压力的不仅仅是中国银行业。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可能要求银行增资的新规定出台前,标准普尔的一项研究报告让一些大型银行的财务实力受到怀疑。汇丰银行的资本比率为9.2%,而瑞银、花旗和瑞穗等巨头的资本比率仅2%。在标普所研究的45家银行中,仅9家的资本比率超过8%,即承受预期压力所需最低水平。分析师预计,较为脆弱的银行将进行一连串增发,以筹集数百亿美元。

  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非同一般,尤其是在沪深股市,银行业是市值占比最大的行业之一。尽管近期走势强劲,但沪深股市上空的银行再融资压力缠绕已久。

  瑞银月初的报告认为,虽然银行业确实面临较大的融资要求,但这一担忧可能被夸大。

  瑞银认为,静态分析表明,在“A+H”的银行股中,中信银行、交行及中行如果要在未来24个月内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维持在8%以上,就需融资;单纯A股上市的银行股中,兴业银行及华夏银行急需资金。

  资金需求一般来自小银行而非大银行。瑞银认为,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拉动贷款增长,而净息差收窄、信贷成本攀升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因此今明两年对银行而言非正常时期。瑞银采用明年至2012年的预测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实际融资规模可能仅630亿元。

  【铁矿石市场】

  中钢协再试一统江湖 铁矿石进口将出台更严标准

  在三大巨头不断推高铁矿石现货价格的压力下,中方开始加快从谈判外围布局。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针对今年2月推出《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以下称“公约”)内容,近期将推出新的补充部分。据悉,该项补充将对铁矿石进口秩序有更加严格明确的评定和实施标准,其中涉及具有进口资格的70家钢企和42家贸易商。

  此举无疑可以看出,中方在整顿国内市场秩序的力度正不断加强。在对内控制超量进口和防止囤矿倒矿行为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改善我方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劣势地位。

  “公约”将补充哪些内容?

  尽管并未透露公布的具体时间,但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公约”的补充部分由中钢协和五矿商会等部门共同研究讨论敲定,随后将召开会员大会。一旦会员企业表决通过该方案,将在会员单位率先实行。

  该人士表示,上述补充条款中将综合多方面对进口资质企业进行规范。一方面,将重点审查生产企业产能和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杜绝进口矿石流向落后产能,同时对环保和安全方面也将设定更为严格的标准。

  另一方面,对于拥有资质的贸易企业,主要在资金、规模和服务方面设定门槛。是否具备资金规模、优势的矿石进口货源和专业的服务意识成为考核重点,其中在进口规模方面,之前规定的年进口量需达到70万吨的标准也将提高。此外还将严格执行铁矿石进口代理制,防止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囤矿倒矿进行牟利。

  记者多方了解到,该项补充部分将参照并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实施,相关政府部门也将依照其中细则对企业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查。一旦通报后没有整改,将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取消其进口资质。

  有利于中方铁矿石谈判

  徐向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补充部分出台将有利于我方整顿市场秩序,为铁矿石国内市场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交易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内部理顺需求,防止过量进口铁矿石,避免三大巨头暗中操纵铁矿石

上一篇:急跌后等待反弹机会

下一篇:国进民退无可否认 歧视制度亟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