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郑州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郑州分站 >> 本地资讯 >> 深读·行业

广告

深读·行业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编辑: 2009年12月03日 08:49:00 打印

  FMG不断改口,铁矿石中国价格成谜

  据“财经网”报道整理分析铁矿石价格谈判成为2009年让中国最为揪心的话题之一。从10月份开始,FMG就已率先发难,在海外释放出正与中国就第四季度是否继续采用折扣定价进行协商的消息。

  不过,FMG方面很快又改变口风,表示仍在与中方买家就是否继续优惠供应铁矿石进行磋商。FMG态度的摇摆不定,也让“中国价格”的命运扑朔迷离。

  相比FMG,更值得关注的是巴西淡水河谷的最新动作。目前,淡水河谷正在建造16艘运载能力为40万吨的大型矿砂船,用以满足巴西和中国之间的铁矿石运输要求。如果这16艘船投入使用,将每年为中国运送2560万吨铁矿石。淡水河谷正在扩充1亿吨产能,据悉这新增的1亿吨矿石都将销往中国。加上此前1亿吨左右的出口量,淡水河谷对华出口量将比两拓总出口量还高。

  点评:以FMG目前的业务量,想改变三巨头决定铁矿石价格的格局恐怕不易。淡水河谷一边扩产一边造船,这对中国来说才是真正的利好。要形成“中国价格”,还是需要在三巨头身上动文章。

  一等资源三等价格,矿产出口乱象短期改写难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公开报道整理分析如果按人均计,我国是不折不扣的资源小国。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我国掀起了一波海外收购矿产资源的浪潮,并被西方舆论解读为“新一轮中国威胁论”。

  然而,在大举收购海外矿产资源的同时,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品出口的现状却让人担忧。一直以来,我国一些相对优势矿产资源产品,如稀土、锰、硼砂、碳化硅、萤石等等,都是低价销往海外(主要是发达市场国家),“一等稀土资源卖出白菜价”就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另外,近年来中国矿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诉讼,今年1~4月,国外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同比上升26.7%,遭反倾销的产品中不少是资源型产品,甚至直接就是矿产品。

  点评:一等资源三等价格已经让我国损失惨重,低价卖出的同时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更是让人深思。我国矿产资源产品贱卖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无序竞争导致某些矿产品过量生产,多头出口。在“尽快变现”心态推动下,贱卖成了“最务实”的选择。

  “气荒”与出口无关,系统规划缺位是主因

  据公开媒体报道整理分析一场寒流,让中国“气荒”蔓延。分析人士指出,“气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系统规划不足,以及储气和调峰设施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末端运营方过度发展下游市场,生产商资源供应跟不上,是造成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运营方大量开发用户,需求大幅增加,而资源供应却跟不上,导致“气荒”产生。

  点评:天然气是公用事业,在发展规模上必须系统规划,上下游之间的衔接十分重要。如果末端运营方和资源供应方各自为政发展,下游市场超前开发或过度开发,资源供应短缺就在所难免,不能将所有的板子都打在中石油、中石化屁股上。

上一篇:12月3日螺纹钢、线材早报

下一篇:专家:钢铁节能减排应多管齐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