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
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蔬菜、水果等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今年的物价走势将如何变化?今年我国将重点开展哪些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为什么要与国际接轨?记者28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1
今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低于去年
问: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有多大?
答:预计今年价格总水平运行态势将明显好于去年,全年CPI涨幅可能明显低于去年。
近期,随着天气转暖,上市量增加,蔬菜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另据农业部统计,去年10月以来我国生猪生产恢复较快,春节后进入消费淡季,生猪价格将有所下降,同时翘尾影响也会迅速减弱,后期价格总水平涨幅将稳步回落。
问:今年我国将开展哪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
答:将研究制订完善的价格改革方案,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择机出台,将价格改革对各方面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今年将稳步推进电价改革,组织落实好各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
今年还将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各地可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垃圾、污水等方面的环保收费改革。
2
油价与国际接轨,收入为啥不接轨?
问:有人称价格改革往往意味着涨价。为什么我国在推进价格改革时强调资源性产品价格要与国际接轨?
答:价格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涨价”。但由于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长期实行“低物价、低收入、低消费”的模式,资源能源等基础性产品价格压得比较低。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理顺价格关系,可能表现为做“加法”多一些,做“减法”少一些。
问:有些人说油价与国际接轨,但收入却不接轨。您对此有何评论?
答:价格改革“强调资源性产品价格要与国际接轨”是一种很不严谨的说法。国家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过程中,将一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接轨”,这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客观需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对于“收入却不接轨”的问题,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