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管同行每次谈论到 无缝管价格 与其他 钢材价格 进行对比之时,总是有 无缝管价格 较其他品种“敏感性不高”又或是“滞后性较强”等等原因,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市场 无缝管价格 为何相对其他品种总是滞后?下本笔者将以无缝 钢管价格 与螺纹价格历年变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简述几点无缝管滞后原因以及商家如何利用无缝钢管滞后性以规避少量风险。
一、 无缝管价格 下跌至熊市底部一般滞后螺纹6-8周,下跌至阶段底部滞后2-4周
图一:无缝管与螺纹钢绝对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2011年三月份开始,钢材市场经历了为期4年半的“熊市”阶段,出现大量企业资不抵债、破产、跑路等现象,直到2015年12月份,钢材市场触及熊市底部。图一(1阶段) 螺纹钢价格 指数在2015年12月14日达到最低点1871点,随即由于供给侧改革提出以及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螺纹率先开始进入为期3年的牛市阶段,然而无缝 钢管价格 指数并没有止跌反弹,一路下跌至2016年2月3日,滞后螺纹钢指数6周左右才达到最低点2622点。于此累死,如图一(4阶段)在2020年熊市末期, 螺纹钢价格 指数在2020年3月9日率先近三年最低点3537点,而 无缝管价格 则滞后近8周时间跌至熊市底部4239点。如图一(2、3阶段)为前期冲高回落下跌至阶段性底部,2015年至今类似于此不下十余次,每次 无缝管价格 指数总是滞后 螺纹钢价格 指数约2-4周左右,达到阶段性最低点,随即滞后开始反弹。然而 无缝管价格 上涨至阶段性高点只滞后螺纹价格1-3个交易日。
二、 无缝管价格 阶段性上涨幅度与下跌幅度弱于 螺纹钢价格 同时期幅度
从2012年至今随机选取两个品种的五次阶段性涨跌情况,并且进行汇总。可以简单的看出, 螺纹钢价格 震荡幅度是要强于,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是螺纹钢上涨幅度要大于无缝管的上涨幅度,一般螺纹钢涨幅平均要高于无缝管涨幅13%左右,然而 螺纹钢价格 在同一阶段下跌幅度也大于无缝管下跌幅度,一般螺纹钢跌幅平均要高于无缝管跌幅9%左右。总结来看,相对 无缝管价格 来看,螺纹价格可谓是“快涨快跌”的一个状态,无论是在价格的灵敏性还是价格的变化幅度,都是螺纹要强于无缝管。
表一:两个品种随机五个阶段涨跌幅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三、 无缝管价格 滞后原因
1、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现实际热轧无缝管产能为3574万吨,冷拔无缝管实际产能约为500万吨,合计我国无缝钢管实际产能约为4074万吨(截止至2019年)(表二)。2020年无缝钢管整体产量在28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约为68.73%,然而近两年又有各地区新上无缝管产线,实际产能利用率则更低,无缝管产能利用率这远低于螺纹产能利用率,无缝管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商家与商家、厂家与厂家出现激烈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钢厂定价权弱,市场价格难跟管厂价格,整体价格只能跟随市场,导致 无缝管价格 反映滞后其他钢材品种。
表二:我国无缝钢管生产机组机型、数量及产能的构成(截止至2019年)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行业集中度
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产能前10的企业,共计无缝钢管年产能约为1415万吨,以2019年热轧无缝钢管总产能4074万吨(去除关、停、拆机组)来计算,约占无缝钢管总产能34.73%。无缝钢管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较为分散,与其他相关品种相比无缝管行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市场品牌化意思薄弱,多少客户还是只关注价格,不关注品质,管厂定价权偏弱,这也使得无论是无缝管变化幅度还是价格灵敏性都是滞后于市场。
3、行业内部机制问题
主要是无缝管行业协会职能还有待完善,行业协会应当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职能,努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的有效沟通,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另外是协会应当加强自律机制,作为企业的监管机构目前还是在企业资质评审、行业标准等等还需要提高。
4、研发投入
无缝管行业在自主创新、行业发展等等方面还是一种旧观念,无缝管高端产品每年还是有大量是依赖于海外进口,整体产品还是在一个中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发展上还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缺少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四、总结
综合来看,无缝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螺纹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商家可对其滞后性结论进行参考。当然,市场是不断进步的,品种之间差距也会也来越小,无缝管行业无论是涨幅还是时间上想要抹平相对螺纹的“滞后”性的差距,都需要大量时间上消耗以及政府以及整个市场人员的共同奋斗,才能慢慢追平这一点点的空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