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时许,运载着驻豫全国人大代表的K180次列车急速行驶在中原大地上,车厢内的人大代表面对面地热议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灯熄了,代表们仍然谈兴甚浓。常说树大好乘凉,可是垄断行业这棵大树处处揩老百姓的油,一有点风吹草动,不是自己强根固本,而是将负担压在老百姓身上。这成为代表们谈论最热的话题。
【代表卧谈】垄断企业你真的亏损吗?
“水说亏损要涨价、电也说亏损要涨价。气也一块涨、暖也一块涨,中石油、中石化,个个喊亏损,个个要涨价,从年头喊到年尾,他们真的亏损吗?”孙秀兰代表的话引起同一车厢代表的共鸣。
“要说他们亏损,鬼才信。”黄玉清代表接着话头说,“有的垄断行业年终奖都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有的垄断企业茅台酒成吨买,有的企业买张桌子都好几万,一个吊灯600多万!真亏损能这样乱花?”
“在这些垄断企业面前,消费者不是上帝,只有任人宰割,没有成本监审,消费者挨宰都挨得不明白。”另一位代表深有同感。
正如代表们所说,近几年水、电、气、暖等轮番涨价,每次听证会都成了“听涨会”,成本监审就像是高悬在他们脖子上的一把刀,只不过这把刀从来没有真正出过鞘。企业自称亏损,却不愿意公开成本,或者所报成本收益账没人去核查,即使核查也是象征性的,其结果,价格听证成了提价单位的自说自话。可以说,成本监审程序缺失或者走过场,是听证会沦为“听涨会”的重要原因。
【成本监审】广州很给力本地惹争议
谈及这个话题,一些代表提起了广州市物价局通过成本监审,砍掉自来水公司10多亿元成本的新闻。
今年2月15日,广州市物价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物价局价格成本调查队依法对自来水公司2008年至2010年的运营成本进行核查,累计核减他们3年来多报的成本共计10.7亿元。与此同时,也将企业自报的单位供水成本从2.364元/立方米核减到了2.016元/立方米,下降了0.348元/立方米。
与广州市物价局此次成本监审获得一致叫好不同,郑州市在历次听证会上的成本监审中不仅没有赢得叫好,反而招来一片质疑之声。
2011年12月22日,参加郑州市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的代表收到了郑州市价格成本监测所关于出租车的成本监审报告。一位代表仔细研究报告后认为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时距并计”收费和取消“前5分钟免费等待”,让一辆出租车每天增加了73.2元收入;一辆车每天增加的油费支出为36.41元,即便是天然气涨价后,一辆车每天增加的天然气支出也仅为10.9元。由增加的收入与多支出的费用对比来看,郑州市出租车目前的运营支出并没有增加。相反,收入应该比2006年调价之后还增加了几十块钱。其次,监审报告中出租车每个月的车体广告费仅有8.7元,令人难以信服。
【如何监审】
应找具有公信力的
第三方进行成本监审
每次听证会,垄断企业都吆喝着赔本,到底是不是真的赔本,应该由成本监审说了算。可为什么物价部门主导的成本监审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呢?
一位物价部门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调价听证会,每次都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其中包括成本监审。但实际上《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4年以来,成本监审的效果并不理想。内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共事业大多是政府投资、主导或经营,涉及政府部门的利益,如果由政府监审部门对这些公共事业部门进行成本监审,就好像‘老子监督儿子’,其效果可想而知。”
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认为:与是否进行成本监审相比,由谁来进行成本监审和核算,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至少不能由垄断者“自己充当自己的法官”,因为无数由涨价者主导的价格听证会,都会让听证会形同虚设的事实,已然昭示了“自我监审”的效果值得商榷。而且,由普通公众组成的“监审第三人”,虽然可以保持中立,但专业知识的匮乏却会导致监审成本一味以道德为依据来压低,从而丧失监审成本的客观性。所以,此种情况下,由不受制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具有专业资质、中立性以及公信力的民间机构或者中介机构来进行成本监审,或许不失为垄断“破题”的一种有效途径。